位置: 首页 >  资讯 >  详情

在展览中触摸江城60年历史

作者:new01 来源:吉林电台全媒体资讯中心2023-02-26 07:02:30

吉林市博物馆已经走过了60年。60年间,几代博物馆人不懈努力,见证了吉林市的发展。2月23日,吉林市博物馆举办了建馆60周年庆祝活动。


【资料图】

在活动现场,吉林市画院的7位艺术家集体为吉林市博物馆捐赠了自己的作品。

吉林市画院副院长、吉林市美术馆副馆长张春玉:我捐赠的作品叫《苍山负雪》。我是一个山水画家,这次也是拿出了我当年一个参加全国展览的作品捐赠给了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博物馆是家乡的重要文化阵地,我们这些画家也想在60年馆庆之际,为江城文化做出一些贡献。

为了庆祝建馆60周年,吉林市博物馆特别策划了《六十风华——吉林市博物馆建馆60周年成果展》和《城市记忆——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六十风华——吉林市博物馆建馆60周年成果展》包含五个部分,分别是“全系列展览”“征藏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文物活起来”和“吉博明天会更好”。展览精选了32件馆藏文物。

吉林市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金熙茗:本次展出的很多珍贵文物是第一次亮相,因为展厅不具备恒温恒湿的条件。我们平时都是将珍贵文物保存于文物库房当中,利用预防性保护设备对文物进行保护性调控,使文物保存在一个相对较小波动的环境下,最大限度保持文物安全稳定,延长文物的寿命。当然为了保护好文物,我们展期也非常短,3月8日就要撤回到文物库房里了。

展出的藏品包括宋中书门下之印、元辽阳等处打捕鹰房红花总管府铜印、战国回头双鸟首青铜剑、青铜时代猪首石雕等等,具备了多种价值。

金熙茗:有一些文物能起到正经补史的作用,比如元辽阳等处打捕鹰房红花总管府铜印,它能印证元史所记载的关于官吏和官印品质的相关信息。

还有一些文物比较稀有,比如战国对头双鸟首青铜短剑,因为它的形制很独特,在整个东北系青铜短剑里也属于独树一帜的存在。

还有一些文物能反映古代先民的生存状态,比如这件猪首石雕,这件文物距今三千年多年了。从猪首石雕从技法来看,它已经借鉴了很多商周时期的玉雕的技法,说明当时吉林已经跟中原有了往来和交流。这件文物整体呈现一个夸张的猪头的形象,证明了那个时候猪不仅仅是饲养物,它也可能是某个部落的图腾。我们推测它的用途是权杖首,作为部落的首领,或者部落精神领袖的一种象征。

《城市记忆——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同样精彩。展览采用实物、图表、文字、场景复原等传统方式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展出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民族民俗类非遗项目。活动当天,多位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亮相展厅,现场亮出自己的绝活。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刀笔刻字”第四代传承人苏鹏:今天带来的作品是以吉林的松花石材料创作的作品,把经典文字、文章刻在咱们本土的材料上,代表吉林省的特色。我的技艺是以刀代笔,把中国传统的书法篆刻融入到各种器物上,包括紫砂壶、石头、印章等等。

我不会借助放大镜,也不借助任何的电动工具,是手工刻成的。作为传承人,把咱们的文化做出来,展示给爱好者,推广吉林市的非遗、风光、名胜古迹,这个是很重要的。

吉林市博物馆馆长才旺:我们举办这样的展览,目的是更好地传承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让吉林市的文化更好地滋养人民。接下来我们也会做好博物馆的保管、展示、研究和公务服务等各方面工作,为吉林市旅游文化名城建设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在60年里,我们博物馆的各个展览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现在的非常广泛,得到了很大发展。接下来,也希望全国各地的观众来到吉林市,走进博物馆,感受我们博物馆独特的文化魅力。

虽然部分珍贵文物展期大概只有半个月,但《六十风华——吉林市博物馆建馆60周年成果展》将会持续到2023年5月31日,欢迎前去参观,在展览中触摸历史。

记者:商越洋 梁优

编辑:陈昕 梁优

吉林广播电视台 | 吉林大喇叭

工匠精神|吉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制造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